Serverless 实践:从设计到部署的最佳实践

阅读时长 4 分钟读完

对于前端开发者来说,Serverless 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流行的技术架构。它将应用程序开发者从服务器维护和管理中解放出来,使得开发者能够更专注于业务逻辑开发。然而,Serverless 的实践并不简单,需要开发者了解其最佳实践,本文将从设计、构建、测试、部署等角度介绍 Serverless 的最佳实践。

设计

Serverless 的设计是以“功能”为中心的。而不是以“服务器”为中心的。因此,应用程序的功能应该是开发者做出任何决策的第一步。

例如,如果你正在编写一个向特定用户发送短信的应用程序,你应该考虑以下因素:

  • 当用户注册时应如何发送短信。
  • 当用户密码重置时应如何发送短信。
  • 应该如何处理未发送消息的错误。

这个简单的例子介绍了设计 Serverless 应用程序的开始。

构建

Serverless 架构是构建在云服务商提供的基础设施之上的。 你所构建的 Serverless 应用程序可以运行在 AWS、Azure、Google Cloud 和 IBM Cloud 等任意云服务商的环境中。

在构建的过程中,构建与开发分离的原则应该是一个核心目标。开发人员应该专注于编写业务逻辑,而构建人员负责将业务逻辑打包和部署到云端。

以下是构建 Serverless 应用程序的最佳实践:

1. 选择适当的云服务商

不同的云服务商提供了各种不同的 Serverless 服务,包括 Lambda、API Gateway 和 DynamoDB 等。你应该选择适合你应用程序的云服务商。你可以根据以下因素进行选择:

  • 可用性
  • 性能
  • 价格
  • 控制的灵活性
  • 减少代码修改的程度

2. 使用自动化工具

使用自动化工具可以简化构建和部署 Serverless 应用程序的过程。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你自动完成以下任务:

  • JavaScript 包管理工具:npm、yarn。
  • Serverless Framework,可以通过它管理 Serverless 应用程序。
  • 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:Jenkins、Travis CI、CircleCI 等。

3. 使用云原生的服务

云原生的服务可以使你编写和运行 Serverless 应用程序更加容易和高效。AWS Lambda 和 DynamoDB 就是很好的云原生服务示例。

测试

测试是构建 Serverless 应用程序的重要步骤。通过对代码进行必要的测试,可以避免错误和意外发生,并确保正确性。以下是测试 Serverless 的最佳实践:

1. 测试你的业务逻辑

你的业务逻辑是你应用程序的核心部分,你应该专注于测试它。在编写测试用例时,你应该尽可能覆盖你的代码。这可以通过单元测试、集成测试等方式来实现。

2. 测试 Serverless 架构的所有部分

除了测试业务逻辑之外,你还应该测试架构的其他部分,包括数据库、API、队列等等。这将确保你的架构运行良好。

3. 采用 TDD 进行开发

采用 TDD(测试驱动开发)可以帮助你更快地诊断问题,并更好地设计应用程序。因此,在 Serverless 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,你应该采用 TDD 进行开发。

部署

部署 Serverless 应用程序需要许多步骤。以下是部署 Serverless 应用程序的最佳实践:

1. 把应用程序分成不同的部分

Serverless 应用程序可以被视为功能单元的集合。把应用程序分成不同的部分可以使你更容易扩展、回滚和调试。例如,你可以把每个功能模块打包成 Docker 容器,并将它们部署到 Kubernetes 集群中。

2. 打包你的应用程序

在将 Serverless 应用程序部署到生产环境之前,你需要对代码打包。在打包过程中,你需要确保代码可以在生产环境中正确运行。你也应该优化代码的大小和性能,以尽可能地减少加载时间。

3. 部署模板

部署模板是一个描述应用程序的基础设施的 YAML 文件。它包含了应用程序所需的所有 AWS 资源、应用程序代码和配置信息。应用程序部署模板应该是可重复的和自包含的。

示例代码

以下是一个 Serverless 应用程序 Lambda 函数的示例代码(使用 Node.js 编写):

总结

Serverless 是构建云原生应用程序的新范式,可以提高开发人员的效率,并缩短应用程序的开发周期。我们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最佳实践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使用 Serverless 架构完成他们的应用程序设计、构建、测试和部署。

来源:JavaScript中文网 ,转载请注明来源 https://www.javascriptcn.com/post/6488456448841e98946c9336

纠错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