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dis 是一个高性能的 key-value 存储系统,使用内存作为存储介质。Redis 可以分为单机模式和集群模式,集群模式可以支持数据分片,水平扩展等操作,但是遇到数据迁移问题,就需要我们仔细考虑。
Redis 集群模式的介绍
Redis 集群模式是指在多台服务器中,将数据分为多份存储,每一份都存在于不同的服务器中,来提供更强大和稳健的性能和可用性。
Redis 集群模式中,我们通常会选举出一个主节点(master)和多个从节点(slave),主节点负责接收客户端写入数据,从节点负责接收主节点的数据复制和读取请求。如果主节点宕机,从节点会自动选举出一个新的主节点。
Redis 集群模式下的数据迁移
Redis 集群模式下的数据迁移主要包括两部分:将数据从源节点迁移到目标节点,修改目标节点的哈希槽。
将数据从源节点迁移到目标节点
经典的思路是使用 migrate
命令将数据从源节点复制到目标节点,该命令有以下几个关键参数:
<ip>
: 目标节点的 IP 地址<port>
: 目标节点的端口号<key>
: 需要迁移的 key<db>
: key 所在的数据库<timeout>
: 超时时间,单位为毫秒
示例代码如下:
MIGRATE <ip> <port> <key> <db> <timeout>
但是该命令有一个严重的缺陷,那就是当数据量较大时,会占用大量的网络带宽,造成网络拥塞和Redis 服务的不可用。
修改目标节点的哈希槽
在 Redis 集群模式下,每一个节点都有自己的哈希槽,用于存储 key。当节点迁移时,我们需要将源节点上的哈希槽重新映射到目标节点上。
具体的迁移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
- 将目标节点设置为可以接收写入请求状态;
- 将源节点的哈希槽迁移到目标节点上;
- 重复执行第 2 步,直到源节点的哈希槽全部迁移到目标节点上;
- 将源节点设置为 “聚合节点”(AGGREGATOR)状态
示例代码如下:
CLUSTER SETSLOT <hash_slot> IMPORTING <source_node_id> CLUSTER SETSLOT <hash_slot> MIGRATING <destination_node_id>
需要注意的是,当数据量较大时,我们应该将复制过程分成多个段,每个段迁移一部分数据,避免对集群的负载产生冲击。
总结
Redis 集群模式下的数据迁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需要我们仔细考虑迁移策略以及网络传输等因素。在实际的应用中,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迁移计划和迁移策略,来保证数据的稳定性和服务的连续性。
来源:JavaScript中文网 ,转载请注明来源 https://www.javascriptcn.com/post/649074d048841e9894e9a66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