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SE 技术实现本地数据长连接推送

阅读时长 4 分钟读完

在 Web 应用开发中,前端与后端通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。一般来说,前端通过向后端发送请求获取数据,然后更新页面。然而,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发展,这种方式有时不能满足实时性更高的需求,因为短时间内发送多个请求会增加网络负担,从而影响网站的性能。为了解决这类问题,SSE 技术应运而生。

SSE 技术是什么?

SSE 技术(Server-Sent Events)是一种基于 HTTP/HTTPS 的协议。它允许服务器向浏览器主动推送数据,而不需要浏览器发起请求。这种通信方式基于长连接,当建立连接后,服务器会不断地向浏览器发送消息,直到连接关闭。

与 WebSocket 技术相比,SSE 技术更加轻量级和易于实现,在一些简单的场景中可以完全替代 WebSocket。

SSE 技术的优势

  1. 实时性更高: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始终处于打开状态,当服务器收到新的数据时,可以立即将它推送给浏览器。

  2. 协议简单:SSE 技术只需要使用 HTTP/HTTPS 协议,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协议升级。

  3. 兼容性好:SSE 技术可以在大多数现代浏览器中使用,不需要下载特定的插件或程序。

  4. 节省流量:相比于频繁的请求,SSE 通过长连接只需要少量的流量,避免了服务器和客户端数据交互频繁起伏的问题。

SSE 技术的实现

为了向 Web 页面发送 SSE 事件,我们需要使用 EventSource 对象。在 JavaScript 中创建一个 EventSource 对象,同时指定应该与之建立连接的服务器端点 URL。

在服务器端,我们需要建立与客户端的连接,并通过 send() 方法向客户端发送事件。

-- -------------------- ---- -------
---- ----- ------ ------ --------
------ ----

--- - ---------------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-- ---------------
    --- -----------
        --- - -- ----------
            ----- ------- --- ------- ------- -- --------
            -------------
    
    ------ ---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在上面的示例中,我们使用 Flask 框架来实现一个 SSE 的服务器。它极其简单,仅向客户端发送包含 0-9 的连续数字的消息,每隔 1 秒发送一次。

返回的 Response 类实例包含了一个 generate() 生成器对象,它会以分块的方式将 SSE 事件交付给客户端。每次 yield 语句发送一个事件,包括事件类型和事件数据。

在前端页面中,我们需要绑定事件监听器来处理相应的消息。

每当服务器发送新消息时,客户端会触发 onmessage 事件,事件参数 event.data 包含来自服务器的消息内容。

SSE 技术的指导意义

SSE 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通信方式,使得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构建实时性更高的 Web 应用程序。通过 SSE,我们可以订阅事件并实时获取更新,而不需要进行频繁的请求,同时减少了网络带宽的消耗。SSE 技术的优越性可以在诸如在线聊天室、即时通讯、实时推送等场景获得充分的应用。

然而,我们需要注意的是,SSE 是一种单向通信方式,只能由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消息,不能由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消息。此外,由于 SSE 技术仅依赖于 HTTP/HTTPS 协议,所以它对于较高频率的数据通信和较大数据量传输不是最优的选择,此时需要使用其他技术,如 WebSocket。

总结

本文说明了 SSE 技术的主要优势、原理和实现,同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 Python/Flask 的示例代码,用于演示如何建立 SSE 服务器及如何在 Web 页面中使用 SSE 技术来接收服务器推送的消息。SSE 技术是一种值得掌握的 Web 开发技术,并有助于实现更加高效且实时的数据传输方案。

来源:JavaScript中文网 ,转载请注明来源 https://www.javascriptcn.com/post/64efe2e2f6b2d6eab39ce09c

纠错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