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 Redis 中,当内存空间不足时,就需要进行淘汰策略,即选择哪些 key 值优先被删除以释放内存空间。Redis 提供了多种淘汰策略,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策略,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使用场景。
1. Redis 淘汰策略分类
Redis 的淘汰策略可以分为两类:被动淘汰和主动淘汰。
1.1 被动淘汰
被动淘汰是指当 Redis 内存达到限制时,会按照一定的规则删除一些 key 值,以释放内存空间。被动淘汰的方式有以下两种:
noeviction(默认):当内存不足时,新写入操作会报错,而读取操作则可以正常进行。这种方式不会删除任何 key 值,直到手动删除或者过期自动删除。
allkeys-lru:当内存不足时,删除最近最少使用的 key 值,以释放内存空间。
1.2 主动淘汰
主动淘汰是指在 Redis 内存未达到限制时,就开始删除一些 key 值,以避免内存占用过高。主动淘汰的方式有以下三种:
volatile-lru:删除设置了过期时间的 key 值中,最近最少使用的那一个。
volatile-ttl:删除设置了过期时间的 key 值中,剩余时间最短的那一个。
volatile-random:随机删除设置了过期时间的 key 值中的一个。
2. Redis 淘汰策略优缺点
2.1 被动淘汰
被动淘汰的优点在于不需要额外的配置和维护,而且可以保证所有的 key 值都能够被访问到。但是缺点也很明显,当内存不足时,会影响写操作的正常进行,而且可能会导致 Redis 宕机。
2.2 主动淘汰
主动淘汰的优点在于可以及时释放内存,避免内存占用过高,从而保证 Redis 的正常运行。但是缺点也很明显,需要额外的配置和维护,而且可能会导致一些 key 值被误删。
3. Redis 淘汰策略使用场景
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,可以选择不同的 Redis 淘汰策略:
对于读多写少的场景,可以选择 noeviction 策略,保证所有的 key 值都能够被访问到。
对于写多读少的场景,可以选择 allkeys-lru 策略,优先删除最近最少使用的 key 值,以释放内存空间。
对于需要及时释放内存的场景,可以选择主动淘汰策略。
4. 示例代码
以下是使用 Redis 主动淘汰策略的示例代码:
// javascriptcn.com 代码示例 import redis pool = redis.ConnectionPool(host='localhost', port=6379, db=0) r = redis.Redis(connection_pool=pool) # 设置 key 值的过期时间为 10 秒 r.set('key', 'value', ex=10) # 模拟数据写入 for i in range(100000): r.set('key' + str(i), 'value' + str(i)) # 获取当前 Redis 数据库占用的内存大小 used_memory = r.info()['used_memory'] # 如果内存大小超过 100MB,则开始主动淘汰 if used_memory > 100 * 1024 * 1024: r.execute_command('redis-cli', 'redis-cli', 'volatile-lru')
5. 总结
Redis 的淘汰策略是保证 Redis 正常运行的重要一环,需要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选择合适的策略,并进行适当的配置和维护。在使用 Redis 时,需要注意内存的使用情况,及时进行主动淘汰,避免内存占用过高,从而保证 Redis 的稳定运行。
来源:JavaScript中文网 ,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javascriptcn.com/post/6578f941d2f5e1655d2e377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