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进行前端开发中,我们经常需要对后端提供的 API 进行测试,以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,同时也能够提高代码的质量。而在进行 API 测试时,我们通常会使用到 Chai-Http 这个库。在使用 Chai-Http 进行 API 测试时,我们经常会遇到 response.statusCodes、response.body 这两个参数。本文将对这两个参数进行详细的解释,并提供示例代码。
response.statusCodes
response.statusCodes 表示响应的状态码,常见的状态码如下:
- 200 OK:请求成功
- 201 Created:请求已经被实现,资源已经被创建
- 204 No Content:服务器成功处理了请求,但没有返回任何内容
- 400 Bad Request:请求参数有误
- 401 Unauthorized:未授权
- 403 Forbidden:禁止访问
- 404 Not Found:请求的资源不存在
-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:服务器内部错误
在进行 API 测试时,我们通常需要对返回的状态码进行判断,以确保 API 的正常工作。例如,我们可以使用 Chai-Http 的 expect 函数对返回的状态码进行判断,示例代码如下:
-- -------------------- ---- ------- ----- ---- - ---------------- ----- -------- - --------------------- ----- --- - -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 ------ -- -- - ---------- ------ --- ------ ------ ------ -- - 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 ---- -- -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 --- --- ---
在上面的代码中,我们使用了 Chai-Http 的 expect 函数对返回的状态码进行了判断。如果返回的状态码为 200,则测试通过。
response.body
response.body 表示响应的主体内容,通常为 JSON 格式。在进行 API 测试时,我们通常需要对返回的主体内容进行判断,以确保 API 的正常工作。例如,如果我们需要测试一个获取用户信息的 API,那么我们需要对返回的用户信息进行判断,示例代码如下:
-- -------------------- ---- ------- ----- ---- - ---------------- ----- -------- - --------------------- ----- --- - -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 ------ -- -- - ---------- ------ ---- ------------- ------ -- - 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 ---- -- -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 --- --- ---
在上面的代码中,我们首先对返回的状态码进行了判断,如果状态码为 200,则表示测试通过。接着我们对返回的主体内容进行了判断,如果主体内容包含 name 和 age 属性,则表示测试通过。
总结
在进行 API 测试时,我们通常需要对返回的状态码和主体内容进行判断,以确保 API 的正常工作。使用 Chai-Http 可以方便地对这两个参数进行判断,提高代码的质量。在编写测试用例时,我们需要注意对每个参数的判断,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。
来源:JavaScript中文网 ,转载请注明来源 https://www.javascriptcn.com/post/660be13cd10417a222c1e58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