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用 SSE 进行网页间通信的架构设计

阅读时长 4 分钟读完

前言

在前端开发中,由于需要很好地扮演网页前端调用后端服务的角色,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可靠的方式与后端进行通信。传统的方式是采用轮询或长轮询(long-polling),不过这些方式的效率不理想,同时也可能会因为过多的请求并发而导致服务器的压力过大。因此,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前端工程师选择使用 SSE(Server-Sent Events) 来进行网页之间的通信。这篇文章我将探讨如何利用 SSE 进行网页间通信的架构设计。

SSE 是什么?

SSE 是一种轻量级通信协议,其通过 JavaScript 的 EventSource API 向客户端推送流式数据。这种数据格式使用了 HTTP 协议,因此 SSE 能够更好地与现有的 Web 基础设施进行集成。

SSE 的工作原理

初始化连接

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 HTTP 请求,请求指定 SSE 视图(SSE stream)。该请求中包含头部信息 content-type:text/event-stream,告诉服务器该请求为 SSE 视图。

建立服务端发送数据流

服务器返回一个 SSE 视图,客户端建立到服务器的连接,并开始接收由服务端传输的数据流。数据是通过一个大小未知的流,而不是通过多个请求和响应来传递。

传输数据

当数据产生了变化,服务器推送数据流给客户端,这些数据会通过特殊的消息格式传输。

断开连接

当客户端不需要接收更多数据时,它会关闭连接。

使用 SSE 进行网页间通信的架构设计

利用 SSE 进行网页间通信需要考虑很多因素,比如实现原理、数据传输过程、兼容性等等。以下,我将介绍一些使用 SSE 进行网页间通信的常见的架构设计。

1. 前端单页面应用架构(SPA)

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可以使用 SSE 来实现前端组件之间的通信。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,它通过监听来自服务器的消息,将新的数据插入当前的列表中:

2. 消息通知架构

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可以利用 SSE 来实现消息通知的功能。我们可以建立一个 SSE 连接,用来发布新消息的事件。这里是一个示例代码:

-- -------------------- ---- -------
----- ------ - ---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----- -- -
  ----- ---- - 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----- ------------------- - --- 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 ---------- -
    ----- ---------
  --
  -- ------ ---- ----------- ---- --- ------- ------------ 
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- ----- -- -
    -- ----
  -
--
展开代码

3. 实时日志查询架构

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可以使用 SSE 来实现实时日志查询的功能。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:

兼容性

目前,SSE 是许多现代浏览器(包括 Chrome、Firefox、Safari 等)的标准特性,同时,SSE 在移动浏览器上的兼容性也相对较好。不过,如果你需要支持 Internet Explorer 或者 Edge,你需要使用一个 polyfill。

结语

SSE 可以帮助我们在前端中实现更好的实时通信,无需依赖复杂的框架或 DSL。同时,SSE 也不需要我们使用 WebSockets 或轮询等复杂的技术,因此,它的实现也非常容易上手。尝试使用 SSE 来改善前端通信的体验,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。

来源:JavaScript中文网 ,转载请注明来源 https://www.javascriptcn.com/post/67ceb33de46428fe9e945835

纠错
反馈

纠错反馈